下载APP

江西日报整版报道九江:赓续历史文脉 守护城市灵魂

2022-04-12 09:55:21 | 阅读:640

来源:江西日报

  • 赓续历史文脉 守护城市灵魂

    ——写在九江市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际

    3月28日,国务院批复,九江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喜讯传来,九江人为之欢呼雀跃!

    九江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和历史遗存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1991年获批江西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18年,九江市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持续推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从机制统筹、立法强制、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宣传教育等方面打出保护“组合拳”,最终取得了“申名”成功。

    九江,这座千年古城,从此增添了一块国家级的“金字招牌”,让深植于民间、溶于血液的文化认同和属于九江特色的文化自信,有了一个更好的载体。因为这一载体,九江也更有底气,传承着前人的智慧,书写着今朝的辉煌。

  • ▲浔阳楼(图片由九江市住建局提供 )

    顶层设计 激荡“申名”热情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次综合实力的检阅。在城市竞争新格局下,各地纷纷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既是担当起传承历史文脉的重任,也是彰显城市个性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要求以“申名”工作为载体,深入贯彻“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进一步彰显九江历史文化特色,促进九江新发展:

    以敬畏之心抓保护。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九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单位主要领导任成员的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领导小组,高位推动“申名”工作。同时,在市住建局和市文物局分别成立名城保护中心和文物保护中心,负责宣传、贯彻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法规,全力协调推进名城保护及申报各项工作。二是强化规划引领。编制了《九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了市域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和8个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让保护工作既有总规引领,又有详规细化,确保“保得精准、护得周全”。三是强化法治保障。制定发布了《九江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九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九江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九江市历史建筑修缮管理办法》《九江市区域性文物调查勘探及文物资源评估工作规定》等相关法规、规范性文件,把历史文化的保护纳入法治轨道,推动保护常态化、长效化。

  • ▲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

    以尊崇之心抓活化。一是在修旧如旧中焕发新生机。坚持精心保护、匠心利用,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所有的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等遗址遗迹进行修复改造。如今,一批历史建筑洗去百年尘埃,质朴回归,老街区蝶变,老房子新生,历史街区焕发新活力。在对中心城区内4片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提升过程中,通过“街区、小区、景区、社区”四结合,既留住了历史风貌,又留下了发展空间。二是在发掘利用中创造新价值。深挖文化内涵,通过文旅融合、文化创作等手段,让历史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新价值。在文旅融合方面,坚持旅游搭台、文化唱戏,将九江的历史建筑、文化街区、景区景点进行有效串连,重点打造了“山盟海誓”“诗书浔阳”“信步江湖”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在文化创作方面,创作了一批富有九江特色的戏曲、美术、书法作品,打造了金星砚、武宁木雕、瑞昌剪纸等一批文创品牌。三是在数字赋能中构建新场景。通过系统化、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对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图片、点云数据、实景3D模型等不同方式展示,把文物从线下搬到网上,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加便捷、如临其境的观赏体验。

    以珍爱之心抓传承。一是请专家精心指导。举办“浔阳文化”研讨会,开展“浔阳文化”征文活动,组织历史文化价值课题研究,邀请专家学者现场论道、集思广益,深入挖掘九江地域文化中的积极内涵,坚决摒弃消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九江地域文化品牌,提升九江城市文化品位。二是对公众广泛宣传。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宣传,通过开展主题宣讲培训、拍摄申报专题片、征集老照片、举办历史建筑摄影大赛、“名城九江”书法美术展览、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对九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进行广泛宣传。三是向世界积极推介。通过庐山国际名茶名泉博览会、庐山国际诗词楹联赛、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等活动平台,多层次、多形式对外推介九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讲好九江故事,传播九江声音,全方位展示九江历史文化独特魅力和文化建设丰硕成果。

    “申名”,让九江这座城市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2020年12月7日至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文物局组成专家组莅临九江市考察评估申报工作,对该市申报和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更坚定了“申名”梦想成真的信心。

  • ▲同文书院旧址修葺一新

    修旧如旧 重现历史风貌

    如今,漫步于九江的每一个历史街区,厚重的文化韵味扑面而来,修葺还原的古建筑以新的面容展示在世人眼前,让浔城的居民不禁感叹原来家门口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渊源。

    2018年以来,九江市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大力挖掘和梳理历史文化资源,加大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在保护规划的引领下,全市开展了一系列保护实施工程。2018年,投入2亿元实施了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景观整治工程和历史建筑修复;投入近4000万元进行了九江租界博物馆片区修缮和整体保护工程。2019年,投资5亿元对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塔岭片区和动力机厂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修缮。

    庾亮南路是九江最繁忙的街道之一,靠近九江最大的农贸市场和最早的商业街。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既有千年历史的大胜塔、能仁寺,也有九江开埠后建设的学校、医院、教堂等西式建筑,还有大量新中国成立之初至80年代建设的多层红砖住宅,形成了多元融合的风貌特色,成为老城内展现古城不同阶段历史的重要文化场所。

    2018年,九江实施了对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景观整治工程,重点对儒励女中教课楼旧址和办公楼旧址、九江修道院、原九江老市委车队等空间环境进行整治,拆除了遮挡文物的不协调建筑,将车队空间与能仁寺进行了统一设计和施工,亮出了大胜塔。另外,对庾亮南路道路两侧建筑外立面进行整治,对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生命活水医院)临路界面进行整治。2019年又进行了第二期环境整治工程。整治后效果明显,这些建筑修旧如旧,重现历史风貌,又焕发了新的活力。

    现在的庾亮南路,一方面承载了九江顶尖的医疗和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又像一根丝线,串起了九江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珍珠。

    初心如磐,今朝圆梦。如今,九江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传承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脉,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让古韵悠长、活力无限的九江在新时代、新发展中,留住历史之根,熔铸文化之魂。

  • ▲李公堤

    细数家底 唤起历史记忆

    翻阅历史长卷,沿着城市发展的脉络,穿越浩渺的历史烟云,那些埋藏在深处的灿烂和辉煌,踏着时光款款而来。

    九江是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5000年文明史和2200多年建城史,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36郡就有九江郡,西汉车骑将军灌婴筑九江城距今2200多年,明清时期是全国著名的“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近代是沿江四个对外通商“条约口岸”之一(汉口、九江、南京、镇江),改革开放后是我国首批五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九江自古就是江山眉目之地、真儒过化之地、兵家必争之地,山水文化、诗词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十分深厚,中外文化自然交融,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遗迹和遗存,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特殊形态。同时,九江是江西近代实业和公共事业的发源地,包括近代交通发展,都与九江开埠直接相关。江西第一家轮船公司、第一家机械化工厂、第一家电报局和邮政局、第一条公路、第一条客运铁路、江西第一所女子学校、第一所教会医院等都在九江诞生,并以九江为中心逐步向江西省内及周边省、市扩张发展。

    九江历史遗存特别丰富,街区风貌传统多元。九江境内文化遗迹众多,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2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7处和2369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设有博物馆、纪念馆25家,馆藏文物51455件(套),其中一级文物454件(套),年代跨度久远,品类丰富多样。城南的庐山“一山藏六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16个国家风格各异的百年老别墅,被称为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东林寺、浔阳楼、琵琶亭、烟水亭,处处皆有故事……

    九江赖以生存的山水格局和环境特色极为独特,长江、鄱阳湖、庐山依然是九江城区大山水格局和重要景观要素,城内的甘棠湖、南湖、八里湖、李公堤、龙开河(局部)等格局尚存,九江老城内和西门外大中路及租界地段的道路格局基本保持历史的走向。九江建成区内历史建筑集中成片的区域有5片,其中4片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1片划为历史风貌区。全市已公布历史建筑701处,其中中心城区公布了126处。

  • ▲烟水亭

    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九江大校场东南(老地委大院)历史文化街区和九江动力机厂历史文化街区,时间脉络连贯清晰,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街区价值特色各不相同,既有反映九江近代开埠的租界建筑,有清末民国商业街大中路,有伴随西方传教士进入而形成的教、医、学三位一体的综合片区,也有反映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政权治理和城市建设、生产建设的行政办公、居住、工厂等各类型城市风貌区,各街区格局肌理清晰,建筑风貌特色鲜明,是九江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历史见证。

    一座城市,有历史才有底蕴,有文化才有内涵。九江非遗文化类型多样,传承有序异彩纷呈。九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377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1项,涵盖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舞蹈、民俗、民间文学、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老字号、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十一大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依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并在新时代文化传承中发扬光大。

    黄国宝 谈思宏/文

    图片制作:方曦

    编辑:汪凯凡

    复审:冯星星

    审签:邵平

    监制:吴志刚



    编辑:赵辉

    • 1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