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你奋斗的样子真美

2020-04-29 10:46:40 | 阅读:116983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

编者按: 

曾经,人们将“垮掉的一代”与“90后”“00后”联系在一起。但在过去的三个多月时间里,在这场战“疫”大考中,无论是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还是默默坚守岗位,这群年轻人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我们不是时代的旁观者,当挑战和考验来临时,我们迎难而上!”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3名“90后”平凡青年,这其中有顶着压力救场,由“替补”打上“主力”的线上课程录制教师;有心系“三农”,千方百计为乡亲谋福利的村干部;还有不畏风险,驰援湖北21天的志愿者。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捕捉到新时代青年最美的奋斗模样。


  • ▲黄滩录制线上课程“红色文化教育”

    关键词:能扛事

    江西日报记者 骆辉 

    黄滩,出生于1992年,2012年毕业于原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豫章师范学院),当年通过全省教师招聘考试进入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小学任教,现担任班主任及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黄滩承担了线上课程录制任务。对这项工作,黄滩戏称为“来得很突然,硬着头皮上”。

    当时,在老家宁都县过春节的黄滩,在接到2月17日可能开学的通知后,提前返回南昌居家隔离,做好开学准备。2月13日,来自青云谱区教研室李玉华老师的一个电话,打破了黄滩宅家工作、生活的平静。 

    李玉华告诉黄滩,之前承担小学5、6年级《红色文化教育》线上课程录制的李钰老师,由于前段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出现了身体不适,无法坚持后面课程的录制,希望她接替李老师的工作。

    “当时没有多想,只是认为组织找到我,是对我的信任,理应把这个任务接下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黄滩,放下电话后兴奋劲一过,就陷入了深深的顾虑之中。 

    一是根据省教育厅安排,承担线上教学课程录制的教师,从全省各地中小学特级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市级以上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中选拔;二是录制的课程是相对生疏的《红色文化教育》,而非擅长的语文。

    “从教8年来,虽然获得过南昌市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但在看了李钰老师之前录制的课,感觉自己还有差距;从语文到红色文化,新的领域必然带来新的挑战。”细思之下,黄滩唯有不断自我鼓励,鞭策自己一定要尽最大努力。

    努力,意味着艰辛付出。向李钰老师请教,李钰把前期录制的心得体会,特别是注意事项一一列举;向备课团队请教,如何针对线上教学的规律设计相应的教案;向省市教研专家请教,一句句话、一个个动作地细抠、更正。

    “我相信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只要有一点提升的可能,哪怕通宵达旦,我都愿意。”黄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从2月13日接到任务,到2月20日完成第一课录制,整整一周时间,黄滩平均每天的休息时间不超过5小时。

    一个细节,可以印证线上课程录制的辛苦。据黄滩介绍,当初在完成录制、剪辑后,备课团队都觉得还行,可没想到送审没通过,原因是音画(声音、画面)不同步,存在1.2秒的误差,要求重新录制。

    三分靠雕刻,七分靠打磨。在多次完善修改中,黄滩录制的首堂线上课程《闪闪的党徽》 2月25日正式播出。当天,区教研室老师、学校同事、大学同学纷纷打来电话、发来微信点赞黄滩。那一刻,黄滩高兴得流下了眼泪,她说是压力释放后的轻松,是自我挑战成功的喜悦。

    “我一直把自己当‘替补’,期待李钰老师身体康复之后,她会接着录制。”正当黄滩以为有机会卸下重任时,3月初区教研室再次通知她,希望她全部接下后面课程的录制任务。

    这次,黄滩仍然没有迟疑。接下来的日子,继续“5+2”“白+黑”地写教案、改教案,一遍遍录制、一次次改进。一边是课程录制的压力,一边是班上学生的日常辅导、作业批改,让黄滩感觉到身体在透支。

    3月中旬,黄滩出现了经常性流鼻血的症状,这给后面课程的录制增加了诸多不便。“当时大约只剩几个课时了,我在内心给自己打气,咬咬牙也要坚持到最后。”就这样,黄滩和摄像师沟通好,选择自己在状态稍好的时候走进录播室。

    在录制最后一课时,黄滩却有些不舍。她在课堂上说:“同学们,我们不说再见,我想红色文化的种子已经扎根在你们心中,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相信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下,你们会茁壮成长。”

    从“替补”救场,到打上“主力”,黄滩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同行尊重、学生认可。如今偶有时间,黄滩还会上网回看下自己录制的课程,看着看着,感慨便油然而生。 

    尽管距离录制完成最后一节线上课程已过去半个月,但透过那清晰可见的黑眼圈,仍可看出黄滩的疲惫还未完全消除。黄滩说,身体累了可以恢复,但如果当初因为担心害怕而不敢接这个任务,我想会后悔一辈子。“毕竟,‘90后’的我们已到而立之年,已是能扛事、敢担当的年纪,必须在国家需要之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奉献青春力量。”

  • ▲邹海洋正在蔬菜地里查看蔬菜生长情况

    关键词:有情怀

    江西日报记者 李芳

    “大姐,‘共享菜园’这个项目马上开园了,咱得合计合计,办些活动吸引更多游客,争取弥补前段时间疫情带来的影响。”见到邹海洋时,他正在一个农家乐里和大家讨论新增项目的准备工作。创意不断、思路清晰、颇具农村工作经验,这是邹海洋给人的第一印象。

    邹海洋是个“90后”博士。去年10月,刚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不久的邹海洋通过选调生选拔来到宜春市袁州区彬江镇彬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一个博士本可以留在大城市找份高薪职业,为什么偏偏往农村跑啊?”面对这个被问及多次的问题,邹海洋不假思索地说:“热爱!我生长在农村,学的是农业工程,在西北读书的时候,我就常驻农村,我和农村的感情就像玉米和土地的感情。”

    经过热烈的讨论,很快几个既可以增加知名度还能吸引人气的活动基本成型,农家乐负责人欧阳炜芳满意地合上了笔记本,对即将开园的“共享菜园”充满信心。“小伙子做事特别牢靠,有想法有干劲。虽说是个博士,可人家没一点架子,和村里人打成一片,见面就笑,见人就喊。” 欧阳炜芳说。

    讨论刚结束,邹海洋又马不停蹄地往村里的莲藕基地赶。“这片50亩的莲藕基地,是今年3月份新种下去的,现在已经开始发芽了。这是从外省引进的新品种,如果试种成功了,就能在村里大面积推广了。”看着池塘里冒出水面的一片片嫩芽,邹海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疫情防控期间,邹海洋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同时,还时刻关注着春耕复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邹海洋开始着手建设莲藕基地。从田间选址,到水源确定;从基地规划,到测土施肥;从选种种植,到施肥育苗,邹海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更好地了解基地的土壤情况,邹海洋还把村里的团员青年组织起来,组建了春耕备耕志愿突击队,从田里一锹一锹取土。取回来的土壤没地方放,他就把自己的办公室改造成风干室。同时,还积极联系研究所检测土壤,完善产业基地土壤基础数据,科学判定这片土地是否适合种植莲藕。莲藕生长,有土还得有肥,当听说袁州区西村镇有一家有机肥厂,邹海洋带着突击队员来到厂里了解肥料生产情况,根据肥料成分制定详细的施肥制度。

    那段时间,他白天奔走在田间,晚上就在办公室查阅相关资料。经过一番周全的准备工作后,基地已经万事俱备,只需从江苏徐州购买莲藕种苗了。从外省购买种苗,若在平时,非常简单,但当时正值疫情防控的紧张时期。春光不可负、农时不等人,为了购买种苗,邹海洋带着团干部在做好充足的防护后,驱车近十个小时赶到江苏徐州,采购了20吨莲藕种苗。

    “搞农业,心得细。只有每一步都参与,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莲藕基地建设只是邹海洋不误农时,紧抓春耕备耕工作的一个缩影。他还通过电话和各个村党支部书记沟通产业发展问题,查看脐橙基地,指导菜园建设,规划产业发展,为全镇“一村一品”产业工作出谋划策。

    “我们都管他叫‘邹博士’,我们大家都很信赖他。”采访中,彬江镇党委书记何发庚告诉记者,邹海洋刚来时,大家心里也犯过嘀咕:“虽说是博士,可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繁琐又复杂,可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做好的,小伙子这么年轻,到底行不行啊?”很快,邹海洋就用行动让大家刮目相看:筹建彬江镇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镇17个村产业扶贫合作社摸底与整改工作;推动50亩莲藕产业基地,20亩共享菜园,100亩脐橙示范基地建设;编写彬霞村下彭组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现在,邹海洋还和山东农业大学的老师合作,联系了彬江的种粮大户,实地考察了三个村,每个村选了20亩土壤镉含量较高的试验地,开展水稻降镉栽培,希望通过科学方法改良土壤,提升水稻品质。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将论文写在农村大地上,在陕西读书时,邹海洋就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事业中。为了做好陕南农村的扶贫工作,他还主动将博士毕业延期一年。

    邹海洋说自己是幸福的,扎根基层,服务“三农”一直是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 ,“学农的,只有扎根农村,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所学,只有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雨中,邹海洋穿着球鞋、撑着雨伞,快步行走在田间,泥地中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 ▲工作中的程文

    关键词:不畏惧

    江西日报记者 齐美煜

    疫情防控期间,国网鹰潭贵溪市供电公司职工、贵溪蓝天救援队志愿者程文干了件让周遭人都觉得特别有胆量的事——驰援武汉21天。

    “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去武汉,你害怕吗?”面对记者的提问,程文用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腼腆的笑容,“不害怕,也没时间害怕。”确实,从2月6日下午3点多收到蓝天救援队总部发出的紧急募集令,到2月7日下午2点多收拾行囊准备出发,程文在一天不到的时间里做了这个大胆的决定。也不是没有人劝过他,但倔强的程文心意已决。

    了解程文的人对此并不意外,因为这个小伙子除了业务精,还特别有责任心和正义感。热爱户外运动的他于2017年加入贵溪蓝天救援队,先后参加过溺水救援、打捞、寻找失踪人员、安保等工作。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程文作为公司抗疫保电青年突击队的一员,每日奔波穿梭于贵溪市人民医院、贵溪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救治点、贵溪市社会福利院等地,安装临时电源、给变压器增容……临去武汉前,程文事无巨细地和同事交接工作。一切准备妥当后,他搭乘上饶队友的皮卡车,直奔武汉。

    2月8日凌晨2点多,程文和队友们抵达武汉。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程文打开了话匣子:“一道道严格的防疫消杀措施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危机感,接下来的日子要与无形的病毒搏斗,与时间赛跑!”程文的落脚点和工作点是同一处,即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中华慈善总会、湖北省慈善总会疫情防控捐赠物资联合应急仓库。

    占地3700平方米的仓库堆满了如山高的物资,这让初来乍到的程文很震撼。“这些都是来自社会各界的拳拳爱心,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物资登记好、分拣好,确保它们能在第一时间迅速配送到医疗前线。”出于职业敏感,程文发现仓库的照明条件亟需改善。于是,程文主动请缨,和另一个从事水电装修的江西队友对用电线路进行完善,铺线、装灯,很快整个仓库都明亮了起来。

    装接完线路,还没来得及歇一口气的程文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21天时间里,程文先后在转运组、仓管组、督察组服务过,其中仓管组的时间最长,有10多天。“仓库分16个区,每天有数十万件物资进出。仓管组的工作很关键,要实时登记入库物资的种类、数量及存放位置,将它们分拣归类,并通知定向捐赠医院前来领取。”程文调侃那时的自己有强迫症,每件物资都要数清,每张单据都要核对,甚至连发货的快递单号也不放过。因为,稍有一秒钟的分心,就会影响物资的准确发放,这一耽搁,可能是往返五六个小时的运输时间,也有可能是挽救生命的最佳时机。

    每天17、18小时的高强度工作,程文累并快乐着、坚持着。刚去的头几天,赶上武汉下雪,气温很低。程文和队友们把纸壳板当作床铺,将行囊中的衣服全部盖在身上。“天气虽然冷,但我们的心是热的。”用程文的话说,看到经手的物资一件件搬上货车,医护人员和患者能及时用上,大家很欣慰。按相关规定,蓝天救援队志愿者每次连续服务时间不超过15天。因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在队长的请求下,程文又决定再坚持一段时间帮助新来的志愿者熟悉工作流程。

    武汉归来后,程文被同事们称赞为“逆行者”“英雄”。对此,他总会马上纠正,“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只是做了一件我觉得应该做的事。”对程文来说,这21天,他不仅收获了一笔宝贵的人生经历,还有对生命、对责任有了更具体、更深层次的感知:生命不分高低贵贱,生命只有一次,要尊重生命、爱惜生命;“90后”已经长大了,有能力、有义务保护这个世界。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程文在14天隔离期结束后,返岗复工。像以往一样,他头戴安全帽,身背工具包,认真检查辖区内的电力设施运行情况。问及对未来的期待是什么,程文思考片刻,笑了笑回答说:“高高兴兴上班,安安全全下班,认真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让千家万户用上放心电、安全电。”

    【短评】无奋斗,不青春

    骆辉

    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中,那些在父母眼中还是“小皇帝”“小萝莉”的“90后”“00后”,已经成长为中流砥柱、骨干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时所言,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青春如朝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华。该如何度过,才能让青春的枝头绽放梦想之花?毛主席在《永久奋斗》的讲话中给出了答案:模范青年最主要的一条标准就是永久奋斗,没有艰苦奋斗,其他都是空的。

    奋斗,要以爱国为底色。只有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中,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才能从自己的“小天地”中开创出“大格局”。奋斗,必须苦练真本领。只有汗水滴下的地方,才能开出鲜艳的花朵。要增强学习本领的紧迫感,扩大知识储备、提高技能素养,让本领为青春赋能、为奋斗助力。奋斗,在于脚踏实地。不论身处何处,做什么工作,都必须实干苦干,多一些坚持,多一些钻研,多一些耐性;都要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以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

    青春不息,奋斗不止。只有在年轻时奋斗过、拼搏过,才能攀上人生高峰、书写人生精彩,才能青春无悔。

  • 编审:邹艳红

    监制:吴志刚


    编辑:冯星星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