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N”征战新余——江西省地矿局物化探队新余分院转型发展小记

2019-07-30 13:04:02 | 阅读:43526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刘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修复面积与毁损面积测量对生态至关重要,如今生态工作压力大,露天矿山修复涉及面广,历史原因复杂,但新余分院工作严谨踏实,无人机技术高效先进,朝阳砖厂的修复工作交给他们我们放心。”姚圩镇规划管理所所长刘玥告诉记者。

钱钟书先生所著《围城》中有句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用这来形容江西省地矿局物化探队新余分院十分贴切,别看它只有15个在职职工,却是一支从事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评估治理、土地复垦方案和工程、规划测量等的综合性地勘队伍。

在社会大环境的压力下,该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承优良传统,狠抓项目、勇争市场、再造品牌,2018年全年签订大小合同123个,形成“3+n、走出去”转型发展模式,在“逆势”的航道上卓然前行。

3+N、走出去转型发展

物化探大队新余分院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工程勘察、地质、测绘等方面有所作为,是江西省“先行闯市场、先试走出去”的地勘队伍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作为“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江西试点单位承担多个项目,其中江西省南部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宜春幅1:20万地球化学填图及说明书分别荣获地质矿产部成果奖三、四等奖,其前身701队生产技术组曾荣获国家地质总局“质量先进集体”称号,荣誉的背后凝聚了几代地质人的辛苦与汗水。

该院拥有全队最年轻的管理团队,院长凌翔出生于1988年,副院长杨鹏辉出生于1991年,他们勤于学习,不喊苦不喊累,坚持做好自己的事,勇于担起转型发展重任,从不给大队添麻烦。前几年,该院都是以地勘、工勘、测绘三条腿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但那个“粥多僧少”的春天已经过去,为打破困境,该院紧跟国内国际矿业发展形势,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以新余为据点,向周围县市(乐平、宜黄、贵溪、万载、遂川等)拓展新业务,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积极向“低碳”、“绿色”过渡转型,如土壤调查、生态修复、绿色矿山建设、地灾勘查、设计、施工等,形成了“3+N、走出去”转型发展绿色模式,树立环境再造者新形象。

近年来,江西省以开展绿色矿山和矿山公园建设为推手,引导矿业权人自觉向绿色矿业发展,计划到2020年,全省力争建设200个绿色矿山,基本形成绿色矿山建设新格局。该院因时而动,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部署要求,参加江西省绿色矿山建设技术培训班,积极承接长江经济带新余市渝水区14个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占损面积18.79公顷。在环境治理规划方面,实施编制7个上高县采石场三合一方案(开发利用方案、恢复治理方案及土地复垦方案)和《上高县月光山硅灰石矿》等5个绿色矿山实施方案。在市场开拓方面,新增开拓乐平、抚州等市县工勘业务,《宜黄县污水管道工程》、《S205省道涌山镇至乐平段公路升级改造工程》等项目已提交成果报告。

锤炼匠心破解难题

通过项目支撑,该院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管理高效的年轻技术力量,实现了“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育人才”的良性循环。同时注重提升职工的转型发展和市场开拓能力,组织职工参加转型人才与技术培训班,鼓励他们到市场上联系、承接业务,用匠心精神培养管理人才。

“新余仙女湖钟山峡大桥工勘施工项目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拟建大桥位于仙女湖上游袁河入湖口处,是仙女湖环湖路跨钟山峡的节点工程。项目分为水上和山上作业,但以水上作业为主,难点也正在这里。”该项目负责人万立峰向我介绍道。据了解,今年4月3日—5月22日,该院按要求完成水上进尺704.4米,陆上进尺485.6米,布设32个钻孔,其中主桥墩钻孔18个,岸边及岸上钻孔14个。“这18个主桥墩钻孔所处水域深度最深可达18米,钻孔平均深度40多米,水域以下延伸30米。水上布设钻孔需在竹筏上放点,用绳子绑石块沉入水底,另一端绑住漂浮物在水面作记号,由于水流湍急,需要5个以上的锚固定竹筏,且必须反复定位放点位置。除水深水流大,作业区还经常有游艇或快艇经过,造成大浪,钻孔容易移位,钻杆容易倾斜甚至断裂,我们为成功取出岩芯,必须下两层套管,增加抗压强度,避免套管歪斜成为废孔。”

面对这一连串水上作业困难,老院长钟文平、院长凌翔、项目负责万立峰连续一个月轮流盯在项目上,严选经验较好、技术过硬的打钻队伍,安排业务熟练、体力充沛的现场人员,积极采取应变措施,确保每一个钻孔都能获取有价值的地质信息。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番奋战,外业工作已全部保质保量完成,所提交的初步勘察报告得到甲方的认可。

聚焦本土深耕细作

当谈到转型发展需要稳固的后方根据地时,凌翔告诉笔者:“我们院是在分院老领导、老前辈打下的基础上不断深耕细作发展起来的,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就连续十余年被新余市工商局授予‘重合同、守信用’AAA单位,主要业务范围是新余市渝水区的地质市场(地质找矿、矿山详查、恢复治理、复垦方案等)及新余市区的工勘市场。近年来由于地质市场委缩,工勘市场竞争激烈,工勘业务量受到冲击。但是我们聚焦本土,狠抓项目质量,提供优质服务,在新余逐渐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好品牌口口相传,合作面也越拓越宽。”

质量赢信誉,信誉得效益。该院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谋发展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提高服务水平,最大化满足业主要求。“我们为拥有长期稳定客户,经常通过多种渠道与新余市自然资源局及下属分局建立友好关系,一旦承接项目,我们在质量、技术上的后续服务随叫随到,无条件配合甲方把项目做好,以实现项目的延续性。”

近年,该院在新余、上高等地发展各项业务,工勘方面,承担了“新余仙女湖钟山峡大桥(杨梅码头—圣集寺)”岩土工程勘察施工项目。地勘方面,完成了新余市及上高县部分矿山详查工作、矿山动态检测工作、越界矿山调查工作、无证开采粘土砖厂调查工作。测量方面,承接并实施《新余市南方硅灰石矿》、《上高县里村硅灰石矿》等4个矿山2019年度矿山服务测量工作。环境治理方面,承接实施新余市渝水区、上高县三合一、二合一方案编制工作等。

传帮带拧成一股绳

“钟院扎根新余分院三十多年,是分院市场开拓的先行者。引进地质、工勘、测绘、环境治理等各专业技术人才,形成综合性地勘队伍,是他为分院发展所做的长远规划。对于我们年轻人,他是老领导,是恩师、也是朋友。”凌翔口中的钟院,就是该院前院长钟文平,虽年过五十,已经退居二线,但为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他依然坚守在分院,将自己积攒的经验、人脉、专业知识、做人道理倾囊相授。

“我刚做负责人时,钟院就经常带我与自然资源局、矿山老板、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接洽,教导我怎样在短时间内向甲方展示自身专业及单位优势,怎样维系与甲方的长期合作关系。一段时间后,又逐渐放手让我单独应对。他常告诫我们,只要项目不亏本就可以接,有的项目就是为了进入市场,就算亏本也得做好,在项目质量、进度、后续服务上一个都不能马虎。”凌翔回忆道。

当然在其他年轻职工眼中,钟院是一个名副其实工作狂。在仙女湖钟山峡大桥项目的现场技术员付莉明告诉笔者,“由于项目水上作业难度大,安全隐患大,钟院基本天天都在项目上蹲点指导,叮嘱现场施工人员注意安全,甚至赶工期时亲力亲为参与机台编录、购买材料,敬业精神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另一个职工鄢明也说,“钟院即使不去一线,双休日也经常在办公室加班、看书、审核资料。”好的老师必定影响每一个学生,言传身教在无形中将分院拧成一股绳。

物化探队新余分院这个敢闯敢拼、团结友爱的团队紧盯形势发展, “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率先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转型之路,怀抱初心,逆风而行。



编辑:冯星星

  • 1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