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守护“候鸟天堂”

2019-11-22 06:15:42 | 阅读:107525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

鄱阳湖候鸟的守护人

候鸟守护人 李 跃

  • 大家好!我是一名候鸟守护人,我的家乡在鄱阳湖边。每年冬天,有近百万候鸟来这里休养生息,构成了天蓝水碧、万鸟齐飞的美丽景观。

    白鹤是江西省“省鸟”,每年有4000多只在鄱阳湖越冬,占全球数量的98%。屏幕上这只白鹤,名叫“爱爱”。去年,它在鄱阳湖生病落单,经救护康复后,错过回迁的时机。在多方努力下,“爱爱”乘飞机、坐汽车,经过28小时、2000多公里护送后,在吉林省放飞归队。

    放飞20多天后,“爱爱”的定位装置失去了信号,许多人十分牵挂,省委书记刘奇多次询问它的情况。在全国志愿者的协作下,今年1月,摄影爱好者在黄河三角洲发现了“爱爱”的身影,它羽毛光亮,矫健敏捷,身边还有了伴侣。

    来鄱阳湖越冬的候鸟,有时会生病受伤。为了及时救治候鸟,2012年,我们建立了全国第一所候鸟医院,开展救治护理、科普宣教。7年来,共救治了候鸟800多只。

    2016年冬季的一天,湖里好冷,我们发现一只东方白鹳在保护区长时间不动。我和两位同事决定过去看个究竟,但白鹳在沼泽深处,船没办法过去。我们只有手牵手,冒着被沼泽淹没的危险,在深过膝盖的淤泥里,慢慢往前挪,不到一公里的路程,花了两个多小时。来到白鹳跟前,才发现它的脚趾受伤了,它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我小心地把它抱起来搂在怀里,紧急送往候鸟医院。经过21天精心护理,白鹳完全康复。放飞的时候,它一直在候鸟医院周边盘旋,迟迟不肯离开。我和救治它的医生只好躲了起来,它才依依不舍地飞走了。

    江西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正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守护好候鸟,是江西对世界的承诺,对子孙后代的承诺。

    又一个冬天来了,一批批候鸟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过千山万水又回来了。我们愿意像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护它们,给它们一个最美好、最温馨的家园。

  • 候鸟越冬 傅建斌

  • 候鸟嬉戏 傅建斌

  • 鄱阳湖候鸟王国 杨继红

  • 鄱湖花开,候鸟自来 梁振堂

    全力守护“候鸟天堂”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江西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国际最重要候鸟越冬地之一,其多类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吸引着60多万只候鸟越冬栖息,被国际社会公认为“珍禽王国”和“候鸟天堂”。冬候鸟在鄱阳湖越冬的繁盛景象饮誉世界。多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省直有关部门以及沿湖各市、县(区)政府在全省统一部署下,通力合作、严格管理,为保护鄱阳湖湿地和候鸟作出积极努力,并取得显著成效。

    高位推动 立法保护

    候鸟保护,牵动着省领导的心。在2018年12月召开的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刘奇要求,要像查人命案一样严查毒杀候鸟行为,依法从严从重判处!向非法猎杀候鸟行为“亮剑宣战”。今年10月中旬,刘奇再次深入鄱阳湖区,调研督导湿地和候鸟保护工作,强调要让江西成为候鸟永远的美丽家园。每年9月底,时值候鸟飞抵鄱阳湖越冬之前,省政府都要召开全省湿地候鸟保护工作会议,专题动员、部署湿地和候鸟保护工作。

    立法保护,是给候鸟最好的“礼物”。1996年以来,省人大、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江西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候鸟保护规定》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2014年,我省从国家层面争取,将鄱阳湖列为全国首批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地区,专门出台了《鄱阳湖国家重要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至今,湖区沿线12个县(市、区)共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37亿元,专项用于补偿因候鸟保护造成损失的湖区群众,已补偿湖区受损耕地29.5万亩,直接受益群众14万人次,实施社区(乡村)生态修复项目266个,缓解“人鸟争食”矛盾,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今年3月,《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又作出规定,形成了完备的鄱阳湖湿地及候鸟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各级政府和部门严格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多方联动 奖惩分明

     “鄱阳湖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候鸟保护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水文告诉我们,鄱阳湖岸线长,涉及15个县(市、区),沿湖各部门已把湿地和候鸟保护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共抓大保护格局逐步形成。

    2010年,鄱阳湖区越冬候鸟和湿地联合保护委员会的成立,构建了省级政府主导,地方政府主责,林业部门牵头指导,公安、渔政、市场监督等部门各负其责的保护机制,形成强大合力。每年,联保委都要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深入湖区“拉网式”“地毯式”排查,掌握各种涉嫌破坏湿地、猎捕候鸟的违法行为并强力打击。去冬今春,各地各部门共出动9400余人次巡湖,联合执法360余次,清除天网16781米,解救候鸟850余只,查处违规餐饮、商贩131家,办理刑事案件34起,行政处罚69人。

    此外,省政府连续多年对沿湖各县(市、区)的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工作,进行不定期督导和考评,每年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并在省政府召开的专题会上通报表彰。省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奖金,已连续9年给予奖励。对保护不力的地方,取消评先评优资格,约谈当地政府领导,督促整改。沿湖各级政府还将候鸟保护开展情况,列入社会综治考核评比,要求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对发生破坏候鸟资源违法犯罪重大案件的,以下发督办函、通报批评、问责的方式,推动责任落实。

    民间互动 协同作战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王维的这首诗,用来描述一种原生态观鸟游是最合适不过的。江西自古就有观鸟、爱鸟、护鸟传统,近年来通过广泛宣传,全省上下更为重视,群众参与候鸟保护意识普遍提高。

    在我省赴京举行的“2019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提到白鹤“爱爱”,讲述了去年江西人民充满爱心地救治和呵护落单鄱阳湖的“爱爱”,并千里迢迢送到吉林放归自然的故事,这只是江西人民爱鸟护鸟的一个缩影。如今,不少湖区群众自发加入候鸟保护队伍,如我省已建成全国第一家民营的候鸟医院,还有南昌市西门候鸟保护采茶剧团、小天鹅保护协会等一大批爱鸟护鸟机构,他们积极救治病伤候鸟,开展生态保护宣传,参与湖区巡护,形成了一股推动湿地和候鸟保护的民间力量。我省还积极探索社区共建,通过聘请巡护员、开展社区工作、项目扶持等方式帮扶湖区当地村民逐步改变传统的靠湖吃湖生产方式,实现转产转业。

    国际保护组织也非常关心鄱阳湖候鸟保护工作,每年大批专家、学者、国际友人,来湖区开展科研监测、学术交流等,推动国际候鸟研究和合作。“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加强鸟类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国鸟类保护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陈凤学评价称:“举办‘2019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就是为了强化公众的鸟类保护意识,为候鸟栖息保驾护航,对建设美丽江西、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冯星星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