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三连跨”闯出产业扶贫赶超之路

2020-05-28 14:54:52 | 阅读:13097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谢星星)仲夏,罗霄山脉骄阳当空,江西省万安县升腾着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产销两旺的喜悦……

“产业直补到户,村集体经济由亏转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益贫。”在万安县的广大农村“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收入“双增收”。

是什么办法,让万安脱胎换骨?是什么力量,让万安浴火重生?是什么精神,让万安接续奋进?

走进这里,探寻一个贫困山区县“三连跨”的产业扶贫赶超之路。

奖补到户,贫困户收入迈入新高度

“连片十亩以上,每一亩奖补330元,还有每亩100元的肥料补助,这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沙坪镇里加村贫困户肖名章得知毛竹低改有补助,正抓紧对自家的60亩毛竹林进行低改、施肥。

  • ▲万安县沙坪镇里加村集体经济发展竹产业(邱哲摄)

    在“毛竹之乡”五丰镇,贫困户都踊跃参加毛竹低改项目。“我们镇今年有290户贫困户选择毛竹低改,共计10414.1亩。”五丰镇党委书记郭志佳说,“毛竹通过低改,亩均可净增收160余元,路口村贫困户廖桃清去年低改竹林92.1亩,单这一项收入就将近15000元。贫困户尝到了毛竹低改的甜头,加上县里出台奖补政策,积极性更高了。”

    鼓励引导缺劳力或劳动力弱的贫困户,能种尽种、能养尽养,扶持他们发展家禽养殖等庭院经济,奖补范围不仅包括牛、猪、羊、鱼、鸡、鸭等传统养殖产业,还涵盖井冈蜜柚、蔬菜、西瓜、甘蔗等种植产业。

    麻源垦殖场贫困户李云鹏,其本人及儿子均患重病,村里给他办了五保户,本可以靠政策兜底脱贫。但李云鹏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抓住产业奖补好政策,利用屋后空地种植井冈蜜柚等柑橘类水果近10亩,年养殖家禽200余羽,年收入达4万余元。

    既要让贫困户发展产业享受奖补,又要防止奖补“垒大户”。万安县通过精准施策,进一步提高奖补的精准性,加大贫困群众发展柑橘类水果、毛竹低改、油茶等长效、可持续增收产业奖补力度,给予330元/亩—1200元/亩的奖补;鼓励贫困群众发展畜禽养殖、蔬果种植等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给予养殖家禽20元/羽到养殖猪牛1000元/头不等的奖补。2020年,全县贫困户发展长效产业4095户、完成苗木定植3567户,发展短效产业9059户、完成种苗进栏户8572户。目前已发放第一批奖补资金840万元。

    据统计,全县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6751元上升到2019年的1.17万元。

  • ▲2019年秋季,万安县邓兰云的果园在采摘蜜桔装车(邱哲摄)

    强基固本,村集体经济跨过“6位数”

    在万安县韶口乡罗塘背果业基地,一派忙碌的景象:整地、挖沟、施肥、培土……该基地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将原有的100亩脐橙又扩建了30亩。村党支部书记韩芳芳说:“我们扩建果业基地既增加村集体收入,也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果树种植。同时,基地的收益按4∶3∶3进行分配,40%用于村级公益事业、30%分配给困难失能的贫困户、30%用于贫困户担任的公益岗位补贴。”在韶口牧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饲养员正忙着给牛喂饲料。合作社负责人曾宪柱说:“目前,我们合作社有存栏肉牛270多头,3年来给贫困户分红20多万元,并通过技术培训、提供就业岗位等形式,帮助当地100多户贫困户脱贫。”

  • ▲万安县麻源垦殖场奶牛养殖基地(朱慧荣摄)

    立夏不久,烈日骄阳的照射下,室外温度达到34-35度,但万安县高陂镇彭门村温氏养鸭大棚内,温度只有20多度显得格外凉快。9000多只浑身雪白的鸭子在鸭棚里,呱呱地叫着,尽情地享受自动喂料系统和自动饮水系统输送来的“美味食物和饮料”,相当惬意。

  • ▲万安县高陂镇谷中村温试养鸭基地照片(罗丽莉摄)

    彭门村在2019年底,率先发展了“温氏养鸭”产业,并于春节前出栏,三个月时间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接着高陂镇的高陂村、泗源村先后引进鸭苗,其他村紧锣密鼓搭建养殖大棚。搭建一个鸭棚投资80万元,养一批鸭子大约3个月时间,纯利润6万元左右,每年可养殖3.5批。此项目可带动贫困户长期就业20余人,临时就业40余人,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8万元左右。

    万安县坚持“因地制宜、产业为根、效益为要”的理念,通过“支部引领带动、村户联动经营、村企联姻共赢”多种经营方式,大力推进村级产权产业基地建设,有效助力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截止2019年底,全县135个行政村年经营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带动贫困群众逐步走上致富之路。

    增强后劲,县域经济登上新节点

    缺技术、缺人力、缺销售渠道一直是困扰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难题,也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为此,万安县着重在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人力、渠道上下功夫,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补齐产业短板,推进县域经济增长。

    在万安县高陂镇的一座小山坡上,有一家集果树种植、禽类养殖、观光休闲、培训学习为一体的生态农庄,里面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其优美的风景,诱人的果实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采摘和观光。从曾经的荒山变为花果飘香的“花果山”,得益于高陂镇绿丰果业开发合作社的邓兰云。成为致富能人后,他免费为全镇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种植果业、开农家乐、办电商……带动1000余户农户发家致富,实现能人与农户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双赢模式,成为当地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

    窑头镇横塘村电商扶贫站领头人曾国秀通过教育培训,引导贫困户在“农村e邮”“农村淘宝”“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开办网店,不断拓宽销售渠道。2019年,通过电商销售脐橙900多万公斤,帮助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截止2019年底,全县已建立规模化特色产业基地354个,主导产业规模千亩以上“一村一品”重点村33个,推进了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现有带贫益贫新型经营主体672家,带动贫困户务工3718人;现有农业企业194家、合作社642家、家庭农场545家、村级致富能手1186人。

    2019年GDP:88.6亿元,同比增长8.6%,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1.0亿元,同比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5.1亿元,同比增长9.9%。 通过建立稳定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群众务工、帮助贫困群众联营销售农副产品等措施,产业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县域经济发展登上新节点。 


    编辑:刘星榆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