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大学生暑期思政教育举措显成效

2020-08-15 07:39:32 | 阅读:31979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  为确保暑假大学生思政教育“不断线”,九江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紧扣“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采取多项举措,扎实做好思政育人工作,不断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开展“红色走读”竞赛活动

江西被誉为“红土地”,红色资源是江西最宝贵的思政教育元素。九江学院党委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丰富资源,按照教育部党组工作方案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具体部署,大力开展“红色走读”竞赛活动,教育引导高校学子走近历史、感悟初心,激发爱国情怀。

各二级学院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引导学生围绕印象最深的一个红色景点或一件藏品、一张照片、一个历史事件,以“印象最深的……”为主题,以团队形式,结合各自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等提交“云游”作品。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A1913班组成的红色追忆小队采用了H5以游记的形式生动地向大家介绍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B1832班以文档和绘画的形式向大家讲述了他们印象中的南昌起义。

学校通过开展“红色走读”活动,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红色基因、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每一位九江学院学子的心中。

推出云端思政,线上线下教学共同发力

九江学院坚守思政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充分发挥线上教学信息技术优势,把思政“云课堂”作为学生暑假的必修课,积极开展线上思政教学活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收看“战疫之歌”思政课、思政大讲堂、同上一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抗洪防汛救灾思政课等线上教学课程。

今年上半年,九江学院组织举办了《援鄂战“疫”思政大讲堂》,邀请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的5名援鄂医疗队队员讲述驰援武汉的亲身经历,有近6万人同时线上观看,在全校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暑假期间,校党委宣传部将思政大讲堂刻录制作成光盘,编辑出版九江学院92名援鄂医护人员战“疫”故事汇,发至各二级学院作为思政教育必修教材。广大师生针对课上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抒发感想,畅谈体会。“以前总有人说我们扛不起祖国的重任,但是这次疫情给出了答案,我们新一代青年有能力有信心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A1811班徐瑶说。

丰富实践形式,开展实践志愿活动

今年暑假,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学校按照“就近就便”原则,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形式,组织大学生投身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引导做好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三下乡”活动集中组建5支队伍,分布在省内外8个县区,开展后疫情时代宣讲、关注乡村留守儿童教育、助力乡村脱贫攻坚工作、学习宣传红色文化与国情调研、科教支农、3D打印科普教育等系列活动;“返家乡”个人实践活动以向社区报到的形式为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当地防汛救灾、疫情防护等工作,并在“赣鄱青年”云平台进行打卡,近2000名学生打卡参与了社区实践。九江学院会计学院B1912班的童瑾同学在社区当志愿者期间,积极参与了社区人口普查、值班及宣传建设“美丽临湖”等志愿活动。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她了解到自己所在社区的经济状况及居民生活状况,“在实践中检测并提高自我,虽然很累但每一天都非常充实且有意义。”

今年7月以来,受持续降雨影响,长江九江站和鄱阳湖湖口站水位持续上涨,在防汛形势十分严峻的时候,九江学院一大批党员、青年教师、学生志愿者们闻“汛”而动,主动请缨加入抗洪抢险的队伍中,及时组织突击队开展防汛知识培训和疫情防控教育,组织突击队队员到防汛救灾第一线参与志愿服务,确保在关键时刻随叫随到,随时上岗。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的江亲龙同学第一时间联系村主任,要求去一线参加抗洪抢险工作,“洪水一天不退,我就一天不撤退”,他上堤救灾,运送沙袋,奔波在抗洪一线;临床医学院A1841班裴丽君同学得知家乡彭泽县天红镇吴家垅水库汛情后,第一时间主动申请参加水库的防汛值守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要求做好防洪泄洪的水位检测工作,并做好水库安全的宣传工作;药生学院A1912班同学梁耀有参加过抗洪救援演练的经验,他立即报名参加了抗洪救援抢险队,装沙包,背沙包,叠沙包,他临危受命,连续作战,不惧危难;还有各二级学院的同学们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九江学院防汛救灾青年突击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中......九江学院的学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构筑起抗洪抢险中的青春堤坝,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


编辑:教育工作室

  • 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