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2020 江西高校改革发展这一年(中)

2021-01-25 13:34:58 | 阅读:15506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2020年,全省教育系统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平安法治进校园、教育脱贫攻坚战、共建职教创新发展高地、高校科技成果赋能产业……一系列接地气、冒热气、有朝气的组合拳,为江西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核动能”。

让我们同共讲述江西教育发展故事,传播江西教育奋进声音。

○ 井冈山大学 ○

立足地方需求 推进学科建设

井冈山大学坚持社会需求引领,狠抓学科内涵建设,凝练学科专业特色,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应用转型,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把井冈山资源优势转化为学科专业、教育教学和育人优势,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库支持。

学校制定了《井冈山大学校级优势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启动了第四轮优势学科建设工作,遴选了6个高峰学科、12个高原学科、18名学科带头人和58名学术带头人,构筑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物与医药、庐陵文化、电子信息为代表的“红、绿、古、蓝”的高原和高峰学科体系。2020年,学校围绕申硕工作整合全校学科资源,研究确定“1+2”的社会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物与医药申硕学科。

同时,学校积极对接地方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应用型转型发展,加强以国家、江西和吉安地方需求为导向的关键学科建设。(胡正佩)

○ 宜春学院 ○

打造特色学科 主动对接地方

宜春学院遵循“扶优、扶需、扶特、扶新”原则,加强学科建设。制订了学校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分优势、特色、培育三个层次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在省内率先开展“六卓越拔尖计划2.0”建设、一流专业建设培育和“金课”分类建设工作。现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学科、6个校一流优势学科、7个教育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学校主动对接地方,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40项,居全省前列;科技特派员建设初见成效,学校先后选派106名教师与宜春市60多家企业对接,《半月谈》、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学校科技特派员驻企强链工作。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的工作模式,增加科技力量投入,选派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助推省级贫困村上高县田心镇斜溪村脱贫退出,被评为省派扶贫工作先进单位;推进宜春市秀美乡村建设点帮扶工作,被评为宜春市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袁 璐)

○ 九江学院 ○

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九江学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的建设的优异成绩引领学校各项工作。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学校85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重症医疗队驰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展现了白衣天使舍生忘死、挽救生命的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学校3000多名师生下社区,群策群力、同心抗疫,确保了校园安宁、师生安康。

学校全面深化机构改革,优化学科和专业设置,基本实现全本科招生,本专科生结构实现历史性突破;持续推进内涵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博士600余人,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校园基本建设加速推进,新校区、高层次人才公寓、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教实训大楼、校园总体规划修编建设等项目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一校两园”格局逐渐成型。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首届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比赛,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同向同行。(冯 健)

○ 江西科技学院 ○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江西科技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奋力谱写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守正创新,筑稳创新发展“着力点”。坚持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营造创新氛围、自主认定创新学分、组建“创新班”、开展创新活动、构建创新平台等方式激发教育活力。全年累计获省级以上奖项927项,其中国家级728项,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3项,省级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5项。

敦行致远,握好养成教育“指挥棒”。高扬爱国奋斗主旋律,党建与思政工作再上新水平;深化道德情操养成、规范学习习惯养成、推进文明行为养成,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抗洪中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

提质增效,把牢专业能力“定盘星”。对接市场需求、产业标准、企业要求,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深化产教融合,与25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校外实践基地增加到300余个,获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首次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19年“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郭月芳 何强江)

○ 南昌理工学院 ○

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

南昌理工学院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校领导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为“学校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而努力。2020年以来,南昌理工学院在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战‘疫’思政课堂”教学比赛、战“疫”主题征文、“红色走读”主题团日等活动中斩获多项大奖。同时,还被央视网授予“2020年度·思政教育示范高校”荣誉称号。

坚持立德树人,推进铸魂育人。为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南昌理工学院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以思政课程为基础,以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建设为重点,深度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支撑、带动“专业思政”建设,形成课程、专业协同育人格局,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艾必求)

○ 新余学院 ○

科研取得新突破

立德树人显成效。实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双翼”工程,提出了课程思政“358”行动计划,积极用VR技术探索红色文化实践教学新路,倾情培植“沐浴经典”“真人图书馆”“周末文化广场”三大文化活动品牌。校园文化更有品位,思政育人品牌不断擦亮。

教育教学更扎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顺利通过江西省“十三五”期间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成效合格验收;首次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学生在各类学科技能竞赛中获奖518项。

科研工作新突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徐顺建博士主持完成的《新型高效低成本纳米复合电极材料结构设计及其催化活性改善机制》获省自然科学奖,实现了新余市在该奖项的零突破。学校“江西省交邮融合农村电商物流工程研究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新余学院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中心”获批成为江西省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彭 力)

○ 南昌师范学院 ○

党建思政建设有成效

党的建设提质增效。坚持党的政治领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出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任务分工及责任清单等制度33项,完成并巩固巡视整改、主题教育整改成果。牵头形成的《江西省高校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指导手册》在全省高校推广应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校园政治生态风清气正,领导班子2019年度考核优秀。

思政工作优质见效。师生创演的“战‘疫’思政课”上线首日点击量就突破“10万+”,获“红色走读”主题团日活动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7个,一等奖和总获奖数量分列全省高校第一、第二位。“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入围全省高校试点单位。

内涵建设高质高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列全省高校第7位;获省级教改项目19项,申报立项率76%;2名学生获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名学生获全省唯一的“2019-2020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毕业生就业率超过全省高校平均水平。抓实科技创新和平台建设,获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申报立项率87.5%,列全省高校第5位。(谢梦君)

○ 景德镇学院 ○

以陶瓷文化内涵为立校之本

景德镇学院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发展目标,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

学校围绕“特色办学”的兴校战略,设有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开设7个陶瓷类学科专业,另有5个学院17个专业将陶瓷文化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工艺美术课程荣获2020年江西省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致力搭建高水平产教融合平台,总投资1.8亿元的“景德镇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并组建了景德镇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学院和新工科研究院,与景德镇市政府、上海社联共建景德镇国际丝路学院,并开展了景德镇国际丝路学院首届暑期留学生研修班,来自16个国家的学员参与其中。学校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 教育部“陶瓷文化传承基地”等平台开展了系列活动。

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支持下,学校致力培养复合型陶瓷艺术人才,2020年1月“《陶瓷古彩与现代陶艺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成果展”在北京开展,充分展示了景德镇学院在陶瓷专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成果。(刘斌权)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

校企融合向产业学院迈进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通过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成功签约阿里巴巴、华为集团、中兴通讯、科大讯飞、中软集团、大族激光、用友集团等优秀企业,高标准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校企合作专业覆盖率达到80%,校企共建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校企协同育人硕果累累,走出了一条具有应科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逐步向产业学院办学迈进。

学校携手阿里巴巴建成江西省首个阿里巴巴数字贸易学院,高标准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签约华为公司建成全国第二个“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构建适应鲲鹏生态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实践平台;联合中兴通讯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5G技术、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联袂大族激光共同培养智能制造人才;同时,获得浙江大学支持,创新培养区块链技术应用人才。

校企合作育人的不断深入和突破,有力助推了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内涵建设不断提升。2020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排全省第三位,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排全省第十位。(何文学)

○ 豫章师范学院 ○

做大做实教育品牌

豫章师范学院持续做大做实基础教育品牌,继与南昌市赣江新区、高新区合作创办3所附属幼儿园、1所附属小学后,又与经开区新增合作创办1所附属幼儿园,为补齐我省基础教育短板弱项贡献力量。

学校持续做强做优特殊教育品牌,积极探索“专业主体+豫章儿童康复中心+江西省特殊教育融合资源中心”一体两翼融合式特色发展模式,精准补足民生短板,助力实现“弱有所扶”。学校依托特殊教育系创办的豫章儿童康复中心被评为“南昌市优秀儿童康复机构”,特殊教育系教学团队打造的课程《走进特殊教育》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校继续加强教育培训与扶贫,不仅完成5100多人次国家级各类师资培训,而且通过送教下乡、支教、师资培训等方式积极开展对莲花县和对口扶贫点赣县区五云镇大岭村小学的教育扶贫工作,捐赠资金并大力协助大岭村实施道路硬化和“农家书屋”改造,帮助该村完成脱贫攻坚国检和第三方评估。(刘 群)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

创职教特色 树先锋品牌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以党建“三化”为抓手,将党建有效融入学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试点中心工作中,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坚持“五个特色”,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举办主体特色——软件企业办软件大学。拥有20多年软件研发和软件教育经验的先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6年入选中国软件百强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校企深度融合,产学无缝对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用企业家理念育人、请工程师当老师、拿真实项目实训”的校企深度融合发展思路。学科专业特色——信息技术类专业优势突出。围绕信息、软件、网络等IT领域设置专业,2020年在全国高校系统率先设置区块链技术与应用专业。社会服务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引进中节能、华为等一批领军企业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鲜花小镇,助力精准扶贫;牵头成立了江西省区块链学会,助推产业发展。劳动教育特色——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等教育。(尹祖国)

○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

增强思政“内功” 培育时代新人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增强思政“内功”,培育时代新人。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更扎实。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专题研讨、教学沙龙等,培育一批示范课,将战“疫”、防汛抗洪、复工复产等元素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在全省高校战“疫”思政课、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等比赛中斩获各类奖项9个,1门视频课程入选人民网公开课战“疫”金课。

全维度育人体系筑牢筑实,“三全育人”见成效。 构建“十个三”思政工作格局、完善“十大”育人体系、发挥“一中心三馆四讲坛”教育功能,激发思想政治工作“全要素”育人活力,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更加高涨。在全省战“疫”征文、“红色走读”主题团日活动、“微团课”大赛等比赛中,学校师生展示风采赢得佳绩。在抗疫、防汛一线,广大学子以实际行动彰显青春力量,先进事迹被央视、人民网等各类媒体报道。在志愿服务中,学生无偿献血9.4万毫升,1人荣获全省大学生优秀志愿服务个人,1人荣登赣州好人榜。(管 弦)

○ 江西开放大学 ○

高质量转型发展

江西开放大学以更名为契机,开启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征程。这一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积极探索多种教育融合发展新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过硬的质量赢得社会认同。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教育部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建立健全规范化工作流程,深入开展“党建引领”“改革创新”“提质创优”三大行动,全面铺陈年度重点工作,推动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全力打好“防疫保学”战,确保师生“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并充分发挥资源、平台优势,向社会人员免费开放“江西省终身学习系统”在线教学服务。(罗楚颖)


编辑:教育工作室

热门评论